返回

第134章 挽留人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易一听这话遂道:“‘是金须烧三日满’,这刘幂既然是个人才我们就要对其着重培养才是,县令之职虽然官职不大但握有实权,掌管一方政务,实乃锻炼人的绝佳之地,让他去当这个县令我看正是对他的一种考验,更是考验他的真才实学的大好机会!”


“言之说的有理,就让这刘幂先下放吧!如果他确实赶出了一番成绩我们再提携他不迟!”杨秋遂道。


秦易接着又道:“不知道这个汪昃是何许人也?还望二位大人述说一二!”


马腾和杨秋互相的看了看,马腾遂道:“汪昃乃是西凉名士,此人很是了得,精通很多门学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四书五经样样精通,很是了得,在很早就听人说他擅长讲学,诲人不倦。而且好云游四方,行踪不定,善于推理也善于兵家之法,对上古的政治、军事颇有研究,吾和韩遂曾多次派人寻找于他,想把他留在军中任职均被他委婉拒绝。吾曾许以他高官厚禄,也被他拒之门外,这人恃才放旷,很难让他臣服,这回居然来参加这个考试,倒让我有些意外!”


杨秋遂道:“这个汪昃我曾经遇到过,也曾试着和他攀谈一番,我发现这个人不简单,他对治国安邦颇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而且对于兵法也深有研究,乃是不可多得一奇才!只是他那时年纪尚轻还不想从军,我甚至想以绑架来要挟与他,可他却是一副临危不惧的样子,我遂将他放了,这等忠义之人岂能杀之!真是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次可不能让他再飞了!”


秦易闻听后,遂道:“听二位大人这么一说,这是个人才呀!如今我们正是用人之际,像汪昃这样的人才求之不得,我们当竭力挽留于他才是!”


杨秋遂道:“汪昃如今居然出来考试,一来是证实给世人看,而来是投奔与你而来!”


“投奔与我?此话怎讲?”秦易惊道。


杨秋继续道:“汝杀敌之威名闻震西凉,妇孺皆知;而今又大张旗鼓的进行改革,而且励志要有一番作为,可见你这个人确实有大将风范,是一明主,他汪昃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浮出了水面,来参加这个考试,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是慕名而来,他也想见识见识你这个秦大将军哩!”


“大人过奖过奖,我秦易前番全赖一介武力制胜,根本谈不上任何高明之处,他汪昃如果真的想投奔与我,那可真是吾之幸、西凉之幸了!”秦易道。


马腾接过来道:“是啊言之杨大人说的没错,看来你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我们不行了,日后还要仰仗你这个年轻人哩!”


“大人过奖过奖,我秦易何德何能能与二位大人相提并论?只是我身为凉州郡守誓要做出一番成就以报上天之德!”秦易道。


“那你这第二名该怎么办呢?”马腾道。


秦易道:“我自愿退出让后面的人接上就是了,然后再叫后面落选之人补上就可以了!”


三人计定之后,遂公布了入选名单,“易动”这个名字以第二名的身份跻身其中,但榜下的注释解释开来:“第二名‘易动’由于种种原因不再参与考试的录用由后面的人补任!”


即便如此秦易参加考试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整个西凉城沸腾了,人们都在惊叹郡守的才能,他是一个说到做到并且以身作则的人,自己用自己的实力向世人证明了自己胜任郡守的才干。


汪昃、刘幂位列前三甲,进入面试的72人中多为从政者、军人、秀才等,完成了笔试工作很快就步入面试阶段了,主考官是马腾、杨秋、秦易还有黄通,总共72个人通过谈话问答等形式当面给出成绩,四个人一个一个的谈,用了2日的时间才将这些人考核完毕。


72个人留给秦易印象最深的当属笔试成绩第一名的汪昃,他生的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如树临风,仪表不凡,除此之外此人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思维敏捷,头脑清晰,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胜于雄辩,他们的问题不但对答如流而且还给以解释,提出另一个问题,他三十几岁的年纪显然要比自己年长但见识不凡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秦易和他辩论的不亦乐乎,从与他的谈话中二人总能找到些共同的东西,比如说胸怀天下、博古论今、通晓儒学,二人简直一见如故,秦易给予他的成绩是满分。


第二名的刘幂也让秦易很是欣赏,他的外表与汪昃截然相反,十分的貌陋,但与他的外表截然相反的是他才华横溢,口才了得,善于谈吐,并且思路清晰,善于辩证,这些都给秦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幂的最大特点就是他雄辩的口才,让在座的主考官们无比佩服不已,秦易给他的成绩也是满分...........


其余的人也多有出众者,但都略逊于二人许多,秦易通过这次考试了解到原来西凉真的是卧虎藏龙啊!真是人杰地灵啊!通过接触秦易也深深的感到了一种潜在的危机那就是东方人才还是众多的,很多人的思想都让他觉得佩服,他深知自己还要继续的努力以争取不落人后。


面试结束了,录取的名次取12人,就是说将有60人将被淘汰,第一名的宝座仍是汪昃,第二名是刘幂,这与笔试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分数从高到低顺势排列,取前12名,这些人就是未来的七品知县了,即将赴任走上仕途,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了。


从录取的这12个人看,其中有9人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下,其中有6人的年龄在30岁以下,可以说是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这12个人都是一些博学之士即使他们有些不同的经历,有的是落魄的书生有的是私塾的先生;有的是行伍之人;有的是个手工工匠;有的曾经是仕途中人做着政务方面的工作;还有的是读过书的农民............


这次考试为西凉选拨出了优秀的人才,“有人治方能大治”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一步顺利完成,秦易这一仗干的干净利索,同时他也从中发现了人才那就是汪昃和刘幂。


人事改革的第一步很快就结束了,虽然时间仓促但选拨的人才却是十分的得力,可以说是西凉的精英所在,四千余人报名最终录取了12人,这12人就是凉州未来的县令了.


在分配问题上,同样的遵循择优分配原则就是说分数高的去大县,以此类推,对于汪昃、刘幂二人的分配问题秦易单独的召见了二人,谓二人道:“依二位先生之才出任县令之职真是有些大材小用了,我看不如在我身边供职吧,我身边的职位有:功曹、主薄、长史、司马、督邮等,你们看看自己做哪个比较合适呢?”


“将军不要看了,我看我最应该做的就是知县了,这个很适合我!”汪昃道。


“先生才高八斗做县令岂不是屈待与汝了么?我秦易十分佩服先生才华,所以才挽留先生的!”秦易道。


“这个我清楚,我汪昃既然选择出道,选择走上仕途,选择跟随将军不只是这区区的七品县令所能代表的,吾是仰慕将军之才,才慕名投靠将军的,对于我来讲这区区的七品县令又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呢?但人还是要脚踏实地的去做事情,我汪昃是不是人才光凭这个考试说明不了什么,我要证明给将军看看,汪昃嘴上说到现实中也一定能够办到,就让我在这七品县令的位置上做些成绩出来吧,那时将军再提拔我不成!”汪昃一本正经道。


“既然如此那我也只有成人之美了,希望有朝一日汪先生能早日与我共商大计啊!”秦易期盼道。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我汪昃要是不做一番成绩绝不回来见将军!”汪昃信誓旦旦道。


“好!那我就等汪先生早日归来呀!”秦易拉着汪昃的手二人眼睛对视着,那眼神里分明充满了期盼与希望。


送走了汪昃,秦易又开始做起刘幂的工作来,这刘幂乃是刘氏宗亲只因后来家道中落,才流落民间,后来自己自学成才,游走乡里,一直都不修边幅但才智过人,这一点通过与他的对话就能得知,所以归根结底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秦易从骨子里还是很欣赏他的,秦易谓刘幂道:“刘公为何放弃先前的军中从事之职而屈身去做个县令呢?要知道你之前可是六品大员啊现在考上了才勉强称得上七品,你为何要这么做呢?”


“将军有所不知,这参军之职固然不错,但吾认为我的强项还是在政务方面,县令虽小却是国之根本,如果能将一个县治理的井井有条那就相当的不容易了,所以我选择考试一来是想看看自己的实力,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而来就是真的想在县令这个位置上锻炼锻炼也不负我这么多年苦心读书了,还望将军应允!”刘幂解释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万能数据
眉姐:叫我小男人的那少妇
混元修真录[重生]
不要让爱溜走
玄天魂尊
乱世国宝
至尊狙神
咸鱼的综艺
巫师的灵珠
那年桃花开
啸侃江湖
混沌至尊
美食掌厨人
女配又在祸害世界[快穿]